你的位置:欧华传媒网 >> 新闻 >> 中国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每一个坚守都在为道德增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ohsbwebsys
热度1014票  浏览201次 时间:2012年11月07日 14:35

 个体自觉,充当着公众“见贤思齐”的道义索引,这势必有助于社会的道德升温

    11月2日中午,江苏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放学途中,不慎剐坏一辆宝马车。车主不在,他没溜走,而是原地苦等,因赶着上课,只好留下道歉和赔偿联系的字条。这引发一连串后续:车主感动之余,不让徐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免费帮忙修好车;网友也纷纷表示感慨……(11月6日《人民日报》)

    一张字条,激起了心灵磁场的共振:对男孩的执着和担当,人们由衷感动,并丝毫不吝啬褒扬。在是非岔路口,他毅然选择了通往善的那一条,也留下人格趋善的背影。这番善举,也引起连环效应:车主免赔,修车行无偿帮助等,让温纯的善意在人际流转。

    个体自觉,充当着公众“见贤思齐”的道义索引,这势必有助于社会的道德升温。人们对徐砺寒的义举投以赞许,既因它契合了民众对“公民担当”的期许,也跟道德焦渴的现实语境紧密关联。

    剐坏豪车,恰好又"无人值守”,对有些人来说,最“理智”选择也许是迅速逃离现场;退一步讲,即便肯担责,在久等车主未果的情况下,也多是自我豁免,径自离开……相形之下,徐砺寒的选择看起来“很傻很天真”——剐坏他人的车,毕竟后果叵测,很可能落下一顿骂,还要量损失赔偿,何苦为之?

    徐砺寒的解释很朴实:“做错了事,就该负责”。说起来,这与我们从小濡染的“知错就改”的庸常道理是一个路数。无意犯了过错,去救赎和弥补,本是公民道义的题中义。可是,这份并非高蹈的品质,在人们的“弃守”中变得稀缺。

    当起码的道德认知,被“人情世故”的漏斗过滤掉,只剩下“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保身哲学;当“农夫与蛇”频繁上演,丈量着世相人心的厚度;当被过度解剖的“彭宇案”,成了人们逃避担当的堂皇外衣……有些尴尬的世俗景象,便逐渐风干为我们赖以生活的伦理土壤:人心繁复,习惯伪装着过活;底线下移,善举动辄成新闻。

    但无论怎样,社会的良性运行,文明的铺展,总需要坚守底线,明确规则,来筑起公共生活的屏障。就像《人民日报》所说的:道德钟摆,倘若屡屡冲破底线,便是对社会主流价值的颠覆。而作为个体,我们对道德位阶的追求,也该是不断向上的。

    在现实中,“最美××”、托举哥们的层出,已勾画出向善的人心质地。他们积极作为,耸起了一块块道德高地。正是对善的坚守,释放着可贵的道德热量;善恶坐标的明晰,也将人们导向从善之旅。与此同时,在“陌生人社会”的语境中,也有些人站在“道德洼地”,加剧着社会的戾气、冷漠症等。

    在棱角不平的道德生态上,我们的价值认知应避免偏倚。既不能听任功利化、极端浮躁的横行,消磨道德的韧度;也要对“正能量”肯定而不煽情,不必过度强调道德的超越性,将其渲染成“英雄主义者”的专利。所以,对于徐砺寒的诚实、较真之举,我们当立为榜样,但无需捧杀——更重要的,是反求诸己:我们坚守底线了吗?

    个体坚守,也是给社会道德楼宇“添砖加瓦”。对我们来说,与其慨叹“世道复杂”,或礼赞善举,不如以自我为圆点,画出文明的圆圈。佘宗明 

 

  11月2日中午,江苏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放学途中,不慎剐坏一辆宝马车。车主不在,他没溜走,而是原地苦等,因赶着上课,只好留下道歉和赔偿联系的字条。这引发一连串后续:车主感动之余,不让徐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免费帮忙修好车;网友也纷纷表示感慨……(11月6日《人民日报》)

  一张字条,激起了心灵磁场的共振:对男孩的执着和担当,人们由衷感动,并丝毫不吝啬褒扬。在是非岔路口,他毅然选择了通往善的那一条,也留下人格趋善的背影。这番善举,也引起连环效应:车主免赔,修车行无偿帮助等,让温纯的善意在人际流转。

  个体自觉,充当着公众“见贤思齐”的道义索引,这势必有助于社会的道德升温。人们对徐砺寒的义举投以赞许,既因它契合了民众对“公民担当”的期许,也跟道德焦渴的现实语境紧密关联。

  剐坏豪车,恰好又“无人值守”,对有些人来说,最“理智”选择也许是迅速逃离现场;退一步讲,即便肯担责,在久等车主未果的情况下,也多是自我豁免,径自离开……相形之下,徐砺寒的选择看起来“很傻很天真”——剐坏他人的车,毕竟后果叵测,很可能落下一顿骂,还要量损失赔偿,何苦为之?

  徐砺寒的解释很朴实:“做错了事,就该负责”。说起来,这与我们从小濡染的“知错就改”的庸常道理是一个路数。无意犯了过错,去救赎和弥补,本是公民道义的题中义。可是,这份并非高蹈的品质,在人们的“弃守”中变得稀缺。

  当起码的道德认知,被“人情世故”的漏斗过滤掉,只剩下“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保身哲学;当“农夫与蛇”频繁上演,丈量着世相人心的厚度;当被过度解剖的“彭宇案”,成了人们逃避担当的堂皇外衣……有些尴尬的世俗景象,便逐渐风干为我们赖以生活的伦理土壤:人心繁复,习惯伪装着过活;底线下移,善举动辄成新闻。

  但无论怎样,社会的良性运行,文明的铺展,总需要坚守底线,明确规则,来筑起公共生活的屏障。就像《人民日报》所说的:道德钟摆,倘若屡屡冲破底线,便是对社会主流价值的颠覆。而作为个体,我们对道德位阶的追求,也该是不断向上的。

  在现实中,“最美××”、托举哥们的层出,已勾画出向善的人心质地。他们积极作为,耸起了一块块道德高地。正是对善的坚守,释放着可贵的道德热量;善恶坐标的明晰,也将人们导向从善之旅。与此同时,在“陌生人社会”的语境中,也有些人站在“道德洼地”,加剧着社会的戾气、冷漠症等。

  在棱角不平的道德生态上,我们的价值认知应避免偏倚。既不能听任功利化、极端浮躁的横行,消磨道德的韧度;也要对“正能量”肯定而不煽情,不必过度强调道德的超越性,将其渲染成“英雄主义者”的专利。所以,对于徐砺寒的诚实、较真之举,我们当立为榜样,但无需捧杀——更重要的,是反求诸己:我们坚守底线了吗?

  个体坚守,也是给社会道德楼宇“添砖加瓦”。对我们来说,与其慨叹“世道复杂”,或礼赞善举,不如以自我为圆点,画出文明的圆圈。佘宗明

顶:44 踩:5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4 (32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3 (320次打分)
【已经有274人表态】
67票
感动
38票
路过
21票
高兴
29票
难过
33票
搞笑
22票
愤怒
26票
无聊
3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