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欧华传媒网 >> 新闻 >> 中国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带你回家!苏丹撤侨全纪录

热度343票  浏览28425次 时间:2023年4月30日 22:01

4月29日10时03分,首架接返自苏丹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自沙特吉达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同胞终于踏上了祖国土地。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由中国舰船从苏丹接护到沙特再乘机返回的,在辗转途中,谭主记录下这样一幕,有一位手持国旗的女同胞,在即将踏上中国舰船的舷梯时,激动地失声痛哭。

玉渊谭天
,赞772
这个瞬间的背后想必是一两句话难以道尽的。谭主联系到了多位亲历者和参与者,试着还原这条曲折和艰险的回家路。
4月15日,身处苏丹首都喀土穆的谢佳君,在起床后突然意识到,一个月以来的担忧正在变成事实。
窗外的交火声提醒他,真的打起来了。
谢佳君一个月前刚刚来到喀土穆,交接的同事临走之际提醒他注意当地的局势变化。
定了定神后,他仔细查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建筑物上已经肉眼可见升起了黑烟,枪炮声震得人有些耳鸣,路上武装车辆不断疾驰、穿梭。
交火的规模看起来不小。他立刻上网,查看情况,但网上的消息大都互相矛盾,难以帮助判断。有过驻外经验的他,马上登录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的官网,并不断刷新。
很快,一则紧急安全提示,蹦了出来。通知不长,但确认了苏丹首都喀土穆爆发的冲突不止一处,同时给出了明确提示。
之后,当他再想了解更多信息时发现,网络连接变得很慢,信号开始变得不稳定。
谢佳君意识到,交火已经影响到了网络通信,身在交火区,与外界的联络线就是生命线,他必须想办法。
情急之下,他想起一个电话号码,立刻拨了过去。等待的那一两分钟时间里,谢佳君的手不断冒汗。好在,电话通了那头是同事回国前托付的一位当地人,让他在紧急时刻联系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谢佳君辗转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处所。情况稍稳后,他开始尝试跟周围的人交流,弄清到底是什么情况。
冲突的起因,是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在军事体制改革问题上,僵持不下,互相之间的不满不断积累、爆发。不过还有人,提到了“美国”。美国对苏丹实施了近30年的制裁,几乎断绝了苏丹接受国际投资和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还分裂了整个国家。直到如今,苏丹还在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的名单上。衰败的经济,很难给苏丹政治提供稳定的基础。
4月18日,冲突爆发第四天,仍然没有停火的迹象。
市区一处铁皮房里,中国留学生晴阳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眼睛睁得圆圆的,不敢闭上。
晴阳读的是阿拉伯语专业,因为苏丹的阿拉伯语古老纯正,他几个月前来到这里,开始了留学生活。
阿拉伯谚语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对阿拉伯语专业的中国学生来说,反之亦然。
可眼下,交火区就在学生宿舍旁,炮弹从上空不断飞过,巨大的爆炸声让脆弱的铁皮房随之震颤。
就算躲在屋子里不出去,晴阳也能清楚地感受到,情况在变得越来越危险。
惊魂之中,唯一能让人定心的消息,来自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冲突发生后,不到一个小时,大使馆工作人员就跟晴阳和他的同学们取得了联系,并建了一个联络群。之后,每天一早一晚,每个人都要在群里报平安。
他一度觉得,那几位使馆工作人员,好像不会睡觉,随时发消息,都能收到回复。
然而,情势还在恶化。关于撤离的猜测,开始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
就在刚刚产生这种念头的时候,晴阳注意到,使馆已经开始行动了。
4月18日晚上,使馆工作人员告知,要统计在苏中国公民信息。
几乎同时,晴阳还收到一条家里人从国内社交媒体平台转来的同样的消息。
他才发现,使馆除了会在官网发布通知,还会在几个国内用户常用平台高频推送,鼓励转发,扩散消息。
边摸查情况,使馆一边也在加紧制定撤离方案。在冲突中,要组织协调这么多人集体行动,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留学生们,也想做点什么。
晴阳的朋友,罗斌,在苏丹留学四年,是苏丹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那几天,他跟几个同学一起,不断在网上搜集交火地点的信息,再跟地图重叠对比,计划了几种路线方案,提供给了使馆参考。
很快,晴阳接到了填写撤侨意愿的通知。他迅速填好了信息。
当撤离从猜测和讨论变成现实,他心情却有点复杂,脑子里一直想着几个亲密的苏丹伙伴。
苏丹陷入危局,外来的人,可以回家,但这些生长在这里的人,未来会怎么样呢?
时间容不得他深想,撤离必须精确到分秒。
根据安排,晴阳是跟中资企业一起撤离。工作人员把他们带到了一家做矿业的中资企业的基地。
负责人是个中年人,个子不高,穿着一件黑色T恤,指挥布置却周到利落。
晴阳后来才知道,另一批从大使馆集合出发的400多人遇到了意外情况,原定赶来接撤离人员去苏丹港的大巴没能按时到达。十万火急的时候,也是这家企业配合使馆,临时协调了几辆附近的大巴,才让他们400多人,紧急出发。
而晴阳此时,已经颠簸在路上。
进入中心城区时,4辆军队武装车从他们面前驶过。离开喀土穆之后,路变得非常颠簸。沿途能看见不少侧翻的车辆。
大巴一路疾驰,一直到24号凌晨2点,才到了一个能落脚的地方,是一家在苏丹开展棉花种植项目的企业。
在这里,晴阳吃上了撤离路上的第一顿饭。
1717

1818

顶:27 踩:1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 (10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17 (102次打分)
【已经有94人表态】
24票
感动
13票
路过
11票
高兴
10票
难过
8票
搞笑
10票
愤怒
11票
无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