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欧华传媒网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河套科创|改革科研管理 全面接轨国际

热度196票  浏览4010次 时间:2023年9月04日 17:26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香港城市大学福田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大公报记者胡永爱摄)

(大公报 记者 胡永爱)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逾百个。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质,将影响科研机构及项目未来的进展与发展速度。此次在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已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的研究院负责人表示,《规划》中相关内容对于合作区内的研究机构来说意义重大。未来,科研项目管理逐渐与国际接轨后,将从过程管理过渡为目标管理,给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性,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脚步。

「我既做科研、也做管理,所以看到《规划》中『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相关内容,非常感同身受。」国际量子研究院副院长白志强表示:「说明国家在为我们科研人员考虑,并做出实地的尝试,我们很欣慰,也很期待!」

国际量子研究院坐落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入驻了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广东省量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等项目,正建设为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白志强认为《规划》中对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三大发展定位同样适用于科研机构及项目的发展:「如何把河套地区打造为科技创新的区域,如何与香港联系起来一起做创新的事情,以及如何打开国门与国际机构一起做研究、进行成果转化,都涵盖其中。」

从过程管理到目标管理

白志强也非常赞同《规划》中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相关内容,「其中提到『合理借鉴香港及国际管理制度』,其实,无论是香港、还是国际,归根到底都是将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过渡为目标管理,最终都是为了让在河套发展的科研人员充分发挥潜力、全心全意搞科研。」

白志强介绍,目前内地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大多为审计制度,这便是代表性的过程管理。而国际上的管理制度,多为目标管理,过程中不会太过于干涉科研人员如何使用科研经费、如何进行科研。「《规划》出台后,我们相信会慢慢进行转变。」白志强表示,接轨国际管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策一步步落实推动,科研机构一步步进行转变。

促进港校人员适应 提高效率

「《规划》的出台十分振奋人心,令我们信心倍增,对未来的规划建设也更加的聚焦和清晰。」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总监高凌云表示,推行经费包干制,培育科研项目经理,赋予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的试点,加大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力度,探索适用港澳审计准则……都是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发展所需要的政策,「《规划》在评审制度和科研经费使用上等多方面接轨香港与国际,将极大的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并且能够让港校科研人员快速适应,加大项目执行效率,加速科研成果产出。」

同样入驻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曾经在与香港、澳门等企业进行相关项目合作/科研项目申报时,各方配套资金面临跨境使用问题,因此《规划》中「加大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力度,探索适用港澳审计准则」,也是他们在意的内容。

「目前内地的科研资金由于有财政资金性质,将面临跨境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大湾区内部的科研协作越来越频繁的大背景下,资金跨境问题未来将有可能成为制约大湾区科技合作的瓶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院长办公室主任陈志鸿表示,希望早日出台细则、真正落地。

香港创科 好风正起

营造创科新生态

过去一年,香港科学园共有320家企业进驻,同比上升30%,其中两成来自内地或海外地区。香港特区政府团队已接触超过200家创科企业,有超过25家已经或准备落户香港或扩展其在港营运的规模。首阶段计划在香港投资超过170亿港元,创造超过4000个就业机会。

拥抱科技新趋势

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拨款5000万港元,加速建立蓬勃的Web3生态圈。数码港已汇聚超过180Web3相关技术企业,其中包括独角兽、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超过两成企业来自内地及海外。

增添发展新动能

由香港科技大学与内地企业共同研发的地球环境探测遥感卫星「香港科大─雄彬一号」于825日发射升空,这也是香港高校发射的首颗卫星。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说,此次卫星发射开启了内地与香港在航天创科领域合作的新方向。业内人士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将为香港创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专家解读|保障科研人员创新 须从制度创新开始

《规划》中提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定位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这一内容与「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这一定位相对应,非常重要也很必要。

「创新靠的是人,靠的是科研人员。」郭万达表示,要保障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就要从制度创新上进行保障,「他们能不能做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能否进行转化,都与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相关。」

郭万达表示,内地科研机构管理比较偏向于行政化、计划化,香港的科研制度则更国际化。「《规划》中提出借鉴香港,与国际接轨,实际上会倒逼内地相关部门与政策进行改革。」郭万达认为,香港与内地在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深圳园区服务已经很好,却有时候很难感受到香港高校、科技机构的痛点。「比在深圳注册这一件小事,对于很多香港机构来说就是一件难事。对接香港、接轨国际后,一些事务可以按照香港的规则来方便他们。」

目前,多所香港高校在深圳河套地区建立研究机构,郭万达认为《规划》会让已进入深圳发展的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更加迅速,还未或者有意向进入深圳发展的高校在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之下,将会更容易落地内地,也更好地适应内地。



2021
12月,观众在深圳高交会上参与VR游戏体验(新华社)

先行先试|全球揭榜 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

「国际量子研究院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近两年以来,享受到不少优惠政策与服务。」白志强介绍,国际量子研究院为工业厂房改造的产学研大楼,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深圳河套所在的福田区为其补贴约百分之七十的房租。「目前,深圳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我们的需求,为学生们解决住房及房租问题,让我们不分心地搞研究。」

《规划》中提出「聚焦产业需求,对重大科技问题实行全球揭榜」。记者了解到,此前,深圳河套已多次发布重大技术需求的全球揭榜。20223-4月首次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征集重大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从市场实际需求和政府战略出发,通过「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方式,解决产业关键共性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遴选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累计项目总投资超过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近一半,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今年8月初,由河套合作区事务署组织的「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征集工作再次启动,征集选题包括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和金融科技六大领域。不少落地河套的研究机构已参与其中。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于2022年成功揭榜《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生物分子建模和药物研发应用》选题。「『揭榜挂帅』项目,从立项开始就有明确的产业落地路径,有利于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具体应用场景上的合作,能避免以往科研项目『验收即结束』的情况,真正让科研工作能落地推动经济发展。」陈志鸿表示。

 

顶:14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31 (5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4 (56次打分)
【已经有61人表态】
18票
感动
11票
路过
4票
高兴
6票
难过
6票
搞笑
6票
愤怒
3票
无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