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欧华传媒网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试论媒体海内外联动在提升我国话语权中的积极作用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欧华传媒网   发布者:ohwebwwwad
热度567票  浏览121次 时间:2013年8月06日 13:22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华人群体整体实力的提升、华文媒体坚守使命和不断改革创新以及当代华文媒体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为海外华文媒体带来了提升话语权的新机遇。借助海内外华文媒体的积极互动,能够更快、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以及增进各国家、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

    随着华人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中文信息市场不断扩大,能够更迅速地重组信息,让更多的海外华人及国际友人了解事实真相。同时,当今华人群体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为华文媒体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华文媒体在当地的传媒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了所在国的重视。除了海外华人之外,还有不少汉语爱好者,渴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他们成为海外华文媒体日益扩大的受众群体,为华文媒体拓宽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无形间为打破西方话语权垄断提供了可能。同时,相比起中国内地的官方媒体而言,海外华文媒体在大多数不了解中国大陆的海外人士心中,更具有不带特定政治色彩的新闻公信力,更容易为广大的国际友人所接受,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华文媒体自身的发展,也为媒体的海内外联动,带来了契机。中国媒体走出国门,“借船出海”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使海外华文媒体的积极健康发展与国内新闻传播事业的“借船出海”遥相呼应,促使华文报新格局的萌芽。

以《欧华联合时报》为例,注重内外互动,联合发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华文媒体向全球化传播方向发展,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基本做法是: 

     一、从参与办报到合作办报,从松散合作到深度合作。温报集团与海外华文媒体从参与办报发展到合作办报,在掌控力提升的过程中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得到了加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都市报》(前身为《温州侨乡报》)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在欧、美、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自办发行,发行量在1000份左右。2001年,《温州侨乡报》与意大利《欧华联合时报》建立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由原来的供稿方发展到与其联合办报。国内编辑机构负责部分版面的编辑、审稿、制作,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至印刷厂整合出版。

   二、通过新技术手段开发产品、开拓新闻传播方式,达到互利共赢、放大温州声音。数字营销、手机报都是依托于新技术平台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文化传播新方式,在新时代对加强新闻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三、传播对象定位精准。海外手机报主要是针对在国外的温州侨胞,定位准确,接受度高。作为首份落户海外的温州手机报,为了扩大传播范围,温报集团通过国外电信公司甄别不同的用户群,做到了用户精准定位,分别为在意大利的温州人、福建人与东北人定制了中国手机报、温州手机报、福建手机报和东北手机报,为广大华侨华人提供最新的国际、国内和家乡的各种新闻信息。

    四、传播内容有针对性。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温报集团立足国内和本地丰富的新闻和文化资源,并根据海外读者的需求,每天早晚及时发送两次手机报内容,涵盖本地新闻、国内外时事、社会趣闻、传统中医保健等,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一、打破西方垄断,争取华文媒体话语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为海外华文媒体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华文媒体重现生机。然而,西方媒体对“中国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和“中国威胁论”的渲染从未停息。回顾历史,开始于冷战年代的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偏见始终根深蒂固、影响颇深,这些偏见往往与新的负面信息形成恶性循环,不断相互强化,导致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西方媒体的传播中一直扮演着落后、贫穷、负面的角色。

对于一个历来被描述为敌对力量的中国不但迅速崛起,脱贫致富,而且正以破竹之势赶超西方列强,这种恐惧感和不信任感自然会为“中国威胁论”提供温床。相比而言,我国在国际话语权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步较晚,加之秉承着新闻以宣传为主的理念,报道手法容易引起国际受众的反感,使其更加相信本国或西方媒体的报道,造成了西方民众接触中国本土媒介的信息量较少、信息渠道单一并且不畅通。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传播拘泥于宣传,使得对外传播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大打折扣,在议题设置上也刻意回避海外受众最为关注的“敏感”话题,往往在关键时刻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对外传播的黄金时机。同时,国内一些媒体不强调事实,片面强调教育功能,喜欢空谈大道理,也为一些西方人把中国媒体斥为“宣传机器”的言论提供了口实。面对国际话语权的失衡与某些西方媒体的误读,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认为,华文媒体与中国有许多天然联系,最了解中国,可以更全面、准确、有效地“说明中国”,客观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客观表述中国的正当诉求,能够成为打破西方媒体话语垄断权的有效武器以及平衡西方舆论的独特力量。刘北宪指出,中国媒体对于国内的舆论影响尚可,但是不会对国际舆论产生太大影响,很难赢得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话语权。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认为,当今世界,西方媒体垄断国际话语权,华文媒体应当肩负起努力扩大中国国际话语重任,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的布局,更需要每一位媒体人具备果敢的气魄、专业的素质,以及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向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事实上,我国海外华文媒体正在积极探索加强信息的全球有效传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之路。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海外华文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并扮演救援者的角色,进行互动式的赈灾义卖;海外华文媒体对于北京奥运的报道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欧华联合时报》《联合早报》、《星洲日报》等华文报纸,还专门派出记者到中国采访,图文并茂地反映开幕式的盛况。

二、传播中国文化,扩大华文媒体影响

作为当地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文媒体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延伸部分。中华文化就好比将华人同胞凝聚成团的心脏,而文化的传承则如同给心脏持续供血的血管。由于共同文化属性的原因,华文媒体对中国新闻的报道,一直抱有极大热情,逐渐成为世界上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历史中,海外华文媒体的影响只限于“唐人街”的华人,随着华人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数的增多和对自身权益的重视,华文媒体不仅成为了沟通侨胞与祖国的桥梁,也开始培养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当今的全球华文媒体已星罗棋布,影响力越来越大。海外华文媒体在文化传承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中国文化历来对于外来文化都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立足于中国文化之上,海外华文媒体可以进一步吸收和融汇西方文化,两种文化的碰撞下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思想结晶。其次,移居海外的华人,仅凭基于血统而建立的族群关系并不能维持一种完全稳定和牢靠的社会关系。为了聚拢海外华人这个团体,亟需华文媒体来维系与传承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然而,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上,也有着国内本土媒体难以想象的艰难。资金、人才、资源上的劣势,有限的华文媒体市场,同行的恶性竞争、市场狭小引发的资金短缺、专业新闻从业人员的极端匮乏和流失以及内部经营管理上的不足等,都影响着华文媒体在海外的成长和壮大。同时,由于海外华人媒体在当地属于非主流媒体,所以,文化传承会随着居住国的主流文化波动而波动,而当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与价值观与华文媒体所在国的主流价值观相冲突时,文化的传承功能就会被迫停顿下来,甚至会不断地被边缘化。

海外华文媒体在继承和传承中国文化、展示和提高华人社会整体形象的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中国文化走出去还要建立更为先进的商业价值观。有学者认为,最好的国际化方式是利用英文传播,因为相当一部分英语体系的人不学中文,但又非常想获得关于中国的资讯,也可以直接开办西文网站。其实,只要华文媒体开始踏踏实实地从点点滴滴做起来,就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国际话语权时代。

       三、提升国家形象,有效参与国际事务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与自然等要素的总体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也是国家之间权力与利益博弈的一种体现,是国家立足于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的实力载体。而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新闻传媒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的来说,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在话语权上依然占据着强势乃至霸主地位。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国家形象在我国媒体与外国媒体中的反映并不一致,真实的国家形象与媒体的国家形象也不能达成一致,期望产生的形象和实际产生的效果同样不一致,显然,话语权的不平等乃至失衡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许多人已经认识到,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对外交往有巨大作用,能助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事业的发展,国家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及对国内民众的认同力、凝聚力、团结力和号召力。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传播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形成、塑造又与传播媒介紧密相关。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媒介在传播中善用“议程设置”来为受众决定哪些社会事务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判断了事物的善与恶、好与坏等形象,因此大众传播在塑造国家形象上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华人华侨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在国多元文化一部分,海外华文传媒具有地理及心理上接近的优势,能够向国外民众更好地传达中国的真实信息,以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误解,从而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在抢占国际舆论阵地,不断扩大我国话语权上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长期以来,中国的形象在很多外国人看来往往是神秘的、专制的、僵化的,这固然与国外媒体对我们的歪曲事实的报道有关,但也与我们自己媒体的传播能力和理念有关。在这个大众传播飞速发展、几乎主宰我们生活的时代,要想被人了解就必须进行自我传播,这不仅仅是中国国内主流媒体的任务,也要发挥海外华文传媒的天然优势,共同努力。

       【欧华联合时报 张寒萍】

顶:22 踩:2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 (17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180次打分)
【已经有163人表态】
24票
感动
18票
路过
17票
高兴
18票
难过
26票
搞笑
23票
愤怒
19票
无聊
1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