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欧华传媒网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三十年前,他与杨秀珠的生死较量

热度865票  浏览102次 时间:2017年5月29日 10:02

前两天,浙江在线的记者深度披露了杨秀珠落网始末,使得这名红通1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卖馒头发家、官至厅级,涉案2.5个亿,海外潜逃13年,辗转7个国家、地区,最终于去年回国投案自首。杨秀珠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向来是温州当地人的饭后谈资。

然而,这位女杰翻船的背后,有一个人的功劳不可被忽视。早在1987年,他就注意到杨秀珠的贪腐违纪行为,采写了《杨秀珠以权谋私》的批评报道,首次对她产生舆论震慑。

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温州支社原社长张和平!

接着前天推送的内容(他与良知共白头!新华社特别策划向一位退休记者致敬的幕后故事),今日法治君再摘录两篇文章以飨读者,来看看这位大牛记者如何为正义奔走一生——

新闻工匠张和平

大概十年前,我认识了张和平。我知道他年长,一直唤他张老师,但从未想过,会有一天面对他退休,离开记者岗位。回望十年间对他的种种印象,感慨时间真是过得飞快,如梦似幻。

彼时,我在总社国内部社文专线当编辑。正值都市媒体发展的黄金期,此起彼伏的劲爆新闻,以及因轰动报道扬名立万的调查记者,让人眼花缭乱,内心躁动。我和当时的社文总监邬焕庆都是记者出身,深藏新闻神圣的情结,率专线七八位中老年妇女和一名男性编辑,每天忙忙碌碌挖新闻、找线索,一天不知给分社记者打多少个电话。

相较通稿,专线稿影响力次之。我们对分社记者的来稿悉心加工挖掘,慢慢地,聚拢了一批有热情的分社写手。张和平是其中业绩很突出的一位。

他是驻温州支社的记者。区区一个地级市,在新华社消息总汇的大盘子里,只是很小的一碟菜。不过,因为张和平,这碟菜量大、味儿足。发生在温州的新闻,但凡上升为全国性话题,几乎无一遗漏,都被他收入囊中,且每每有独家内容,常常令人惊喜。

诺大数万人的国社,很多同事常年彼此都是闻其名不见其人。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有两位分处江苏、天津的记者,常常联手写报道,结成了如今时髦的CP。但在很多年里,他们从未谋面,仅仅通过电话惺惺相惜。同事们打趣说,这俨然是一段高尚的精神恋爱。长时间坐编辑部,我喜欢暗自给熟悉而陌生的记者在心里画肖像。我心目中描摹的张和平,身材瘦小精悍,眼睛发光,总是一副全身的劲儿使不完、皱着眉头焦急奔走的模样。

1首先,他反应非常快。头天电话,第二天稿子准来。

2其次,稿子通常字数很多,有很多人物、场景、数字的细节,其他记者用三五百字消息搞完的报道,他最少1000多甚至2000字。虽然有的确属啰嗦,但是,料足、现场感鲜活。每次核对事实,他都滔滔不绝,从来问不倒。

3第三,他语速快,话密,一个问题说起来前因后果面面俱到,如绵如缕。

多数记者,写完稿子发到编辑部就不再理会,杀伐决断任凭处置,但张和平不同。好几次,我编稿中能收到他好几通电话,多是修改描述性语言和补充事实。曾为记者,我深知这些读者几乎毫无察觉的微妙调整,其实对于报道的最终效果,以及需要承担传播后果的记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总是耐心聆听,一起斟酌。他是个敏感、不愿意麻烦他人的人,每次要求修改,都会显得很不好意思,自责、道歉,态度恭敬、语气严重,反倒让我局促。还有几次,他催着发稿,说批评监督的对象已经收到消息,各方压力很大,希望稿子快发。

他很能磨,也很耐磨。他发表出来的作品,其实只是他工作成果冰山的一角。大量猛料和逸事,都因各种人事、时机等原因,永远地隐匿在他个人的记忆中了。很多年前,他采访一个民营建设水电站项目,环境的破坏导致附近4000多村民生产、生活无法正常用水。发稿过程异常艰难。他充分说明理由未果,但也不跟发稿人正面冲突,唯一采取的办法就是过一段时间补充新情况继续写、继续送。最终,曲线救国,两篇发出来的报道解决了此事。我问他一共写了多少?他答,十几篇吧。

他做了大量的舆论监督报道,为当地百姓和社会的发展贡献突出,但也一路伴随风险、压力以及失败。他写批评报道,有些人往往还在台上,有些事正在高潮。很多年,他对追踪采访后来列入一号红色通缉人员的腐败分子杨秀珠,感慨良多。他的一些批评杨秀珠的报道虽遭受风险和压力,虽对杨秀珠的恶劣行径有所遏制、警示,但由于当时国家反腐的浪潮没像现在这样汹涌澎湃,以致效果不佳。他说最抱憾和失败的是,1987年,杨秀珠任温州规划局长时他写的首篇批评稿《杨秀珠以权谋私》因温州市高层保护而流产。他说如果当时这枚重磅炸弹打出去,杨秀珠也许不会有后来,也许还是救了她。

寻找光明的眼睛往往会看到黑暗。你会不会有无力感?我问他。不会!他总是阳光、乐观。他说,家庭出身于部队和6年从军生涯,令他坚信党和政府会为百姓做主、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多年编辑调查报道,我发现,新闻报道的监督效果往往有时差,当事人的态度每每也会发生反转。最开始,多数被批评对象往往不快甚至被激怒,于是对记者和机构进行各种发难。这让很多人畏惧、退缩。不过,只要是遵循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报道宗旨,并且严格把握事实准确性,后来收获的往往是对方的敬意甚至友情。因为世界上多数人都是向善的,而推动社会走向文明,终究令多数人受益。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都难以忍受等待正义来临前的煎熬,人们往往期待付出与收获同步。对于张和平来说,这样的失落和纠结并不存在。多年来,他所做的就是勇往直前、认真履职,然后静候时间的检验。

电话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我们见面了。在温州,我们见到张和平。迎面来的中年男人高大、儒雅,跟我的想象大不相同。不过,确实是眼睛亮、语速快、激情四溢。

与很多文字工作者一样,文字中透露的张和平与现实中的真人形成强烈反差,但也奇异地高度契合。他的报道大胆尖锐、理性十足,实际接触,却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感性和单纯。他安静听我们回忆好友,竟眼含泪光,激动地举着茶杯大声敬我们:你们这么远来主动看望她,有情义!我相信这位同学地下有知会感到欣慰

他在当地有青天的名号,人脉超广,听说很多人主动向他爆料。我猜这应该不仅仅是他的职业所致,更多的应该是缘于他的性情。对于一些没有任何利益的陌生人,他很容易动情,生出义气、侠气,从而能轻易地打开那些绝望、软弱和寂寞的人深锁的心扉。

当时,温州发生了一个全国瞩目的新闻。一名村干部的热门候选人突然非正常死亡,很多村民为他喊冤。事情很敏感,我问他内情。他侃侃而谈,来龙去脉,前台内幕不一而足。这名热门候选人的所作所为,以及温州各层领导对此事的看法,他都了然于胸,显然下了很大功夫。看到我们感兴趣,他的话匣子打开收不住,又讲了好几桩亲历的新闻,既有大势判断,更有突破路径的技术策略分析。

我的一位同学是某省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对他又佩服又惊诧,偷偷问:你们新华社的人都是这样吗?这么敬业、这么有料!不过,你们同事之间聊天怎么全都是工作?我反问:你们同事之间都谈些什么呢?她想了想:买车买房和办公室八卦吧。

我想起不少同事们常常自嘲,新华社的人都有毛病,吃个饭也不消停,聚在一起就谈稿子。一顿饭下来,指点江山、策划报道,当然还有吐槽考核。喝醉的时候,为理想和情怀纵情干杯,然后各自散去,继续埋头写稿。

吃饭的时候,张和平不停地出去接各种采访对象打来的电话。他的司机说,张社长是个工作狂,采访一结束就在车上写稿,每天忙到夜里,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司机感叹:他是太喜欢这个工作了!现在想来,那时他已经超过50岁,但每天仍在一线拼搏。

电影《霸王别姬》中,有一句话形容张国荣演的戏痴:不疯魔不成活。有人说,记者的职业也是一门手艺,我深以为然。对于所有珍重自己职业的手艺人来说,制造、打磨并深深地珍爱自己的作品,就是生活,也是乐趣。

除了激情与勤奋,张和平特别看重的记者素质是独立判断。他说,坚持独立性也是我们新华精神之一。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评判问题、辨别是非,会赢得社会的尊重、支持。

很多人给张和平打的标签是监督报道记者,而我翻看他的代表作,发现其中有很多主旋律的正面宣传报道。在他看来,新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表扬是推动,批评也是推动。他对此打过一个比喻:好像电池的正级与负极,两极相通。

在张和平讲述的新闻从业故事中,有两个给我印象很深,一反一正,恰恰说明了他的新闻观。

他曾有一次毫不留情地反映了温州著名企业家南存辉违规突击抢批一块土地的事。南存辉把他请到五星级宾馆里,希望高抬贵手。张和平说:我今天要是答应你,出了这个门你在后面会窃笑:哼!看来张和平这个人也是可以搞定的。我跟你说,张和平这个人是永远不会搞定的。今后你要是碰到不公的事情,首先想到找张和平,因为他是永远不会被人搞定的。听了他这句话,南存辉一拍桌子:有你这句话,我服了。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完全相信你。张和平自然写了,南存辉的几百亩土地被废掉,过了好几年才依规重启项目。

再后来,过了10多年,南存辉真的碰到相关人士冤枉的事,他想起张和平的话找过来。这一次,张和平真的说到做到,为伸张正义呼吁。

让批评对象服气、尊重甚至求助,我想,这是对一个记者职业操守和能力多么难得的褒奖。

另一个,2006年,张和平组织策划了独家报道:宁波市象山县基层女民警何利彩,6年中暗地救助一位重刑罪犯女儿的爱心事迹。这篇正面宣传报道非常敏感,考验记者的功力和勇气,长期从事调查性报道所积累的独立判断力和思想深度,在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和平的报道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中宣部将何利彩列为全国时代先锋典型,这个故事还被拍成电影。

即便在今天看来,选择这个人物进行宣传也是很有难度和风险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复杂性,这个典型看起来非常独特、真实。事实上,人们不喜欢那些假大空、貌似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高大全,真正能够拨动受众心弦的,往往是一个普通人如何进行自我超越的艰难过程。

张和平的朋友圈很杂,也很豪华。我翻看作品研讨会的记录,发现到会和祝贺的有很多社会名流。张和平曾与他们一起对酒当歌,一起艰苦奋战,一起辉煌荣耀。后来,他们风流云散,各自精彩。我问他,下海、当官其实都有机会,一直做记者是否心有不甘?他非常坦然、坚定地说,朋友们能走到今天是他们的才华,我做调查记者最合适,也最喜欢。他自我解剖:精炼不够真实凑,文采不够尖锐凑,视野不够挖掘凑。

其实,拥有漂亮的文笔固然好,但是,对于受众来说,独家的事实以及深刻的思想,才是新闻作品更关键的核心竞争力。

纵观张和平几十年的新闻作品,温州改革模式、“7·23”动车事故、杨秀珠案等几个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作品既是张和平新闻生涯的亮点,也串联了温州乃至中国30多年改革发展的编年史。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张和平也成为一座城市、一段历史的传奇。

回忆与张和平过从的点滴,总有另一个人的身影在我脑海重叠。他是江西景德镇的一位制作瓷胎的艺人,其制作的白胎薄如纸,轻弹发出的声音美妙如乐,被爱马仕收藏,知名音乐人窦唯专门跑去录制瓷胎敲击的声音。在他的工作室,我印象最深的是堆积如山的废品。制瓷靠功夫也靠运气,稍有差池便功亏一篑,而他不容忍任何瑕疵。年近60岁,这位工匠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因痴迷而专业,成为制瓷行业标准制定的大家。

这几年一直提倡工匠精神,其实也是职业精神:恪守本分,精工细作。新闻从业数十年,张和平靠的是一个人一个人地采访,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作。他的作品和他这个人,都值得深深记住,细细揣摩。

作者系国内部新华视点工作室主持人

侠客张和平

张社长、和平兄。两个称呼,一段恣意江湖的人生。

一座城,一个人。一座被改革开放打上烙印的温州;一个被温州打上烙印的张和平。

从业30多年,我的情感和理智就在兴奋与憎恶的交织中与这座城市耳鬓厮磨……”这是张和平对温州这座城市的内心写照。

他挥动如椽之笔,让贪官污吏如坐针毡。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嫉恶如仇。

20137月,我第一次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去温州出差。路上,同行的领导告诉我,此去温州会见到一位传奇人物——温州支社社长张和平。

他告诉我,温州当地有的官员对这位驻站记者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拿他没辙。当时,有官员派人跟踪盯梢他,想看看张和平有没有收人好处。结果发现村民送他一壶农家老酒和5张豆腐皮,他却把钱寄回去。从此,对张和平内心折服。

和平兄快退休了,我一直想给他写一篇文章,我觉得他是一个侠客。这位领导比张和平大,但却把张和平当英雄一样看待。

我突然很庆幸,职业生涯能和张和平有两年时光的交集。这短短的两年里,我去过若干次温州。每一个到温州的新华社记者都喝过张和平的啤酒。说这句话的记者桀骜不驯,虽然已经离开了新华社,但他对这位前辈仍是钦佩不已。

端起酒壶,快意恩仇,与知己好友千杯嫌少。在温州,只要一提起张和平,总会引起令人敬佩的微笑,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

时代更迭,我们无法与张和平并肩作战,只能从他写下的作品和个性中去理解他。

和平其文,顺乎天性,刚猛激烈,也理性思辨。他总自嘲自己写的破稿子,但我们知道他的文字激昂,关心国事,始终亢言直论,不加隐晦。他的批评报道让他不得不卷入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超越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直到今天,我还在读他的新闻作品,以之为榜样。

和平其人。他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切心意之事,便觉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但有时也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政坛风暴中的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这点用在张和平身上也不为过。

他敢摸一摸老虎屁股,也敢冒着被中央领导警卫员当做歹徒的风险接近新闻现场……

张和平身上有魏晋风骨,守正不阿,放任不羁。张和平的人生,豪迈、洒脱、锐利、执拗。他去过三次西藏,深入过非洲大草原,他的生命元气淋漓、富有生机。有位作家曾经说过,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显得还容易些。

我们可以说,张和平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好记者,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当过兵的汉子,是文艺爱好者,是饮食家,是事业上的坚持己见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但这就能勾勒出张和平的全貌了吗?我想,还远远没有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看,还需要和张和平再痛饮几杯老酒,畅怀几句人生方行。

魏董华

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

TAG: 杨秀珠
顶:37 踩:4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27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3 (269次打分)
【已经有240人表态】
51票
感动
32票
路过
29票
高兴
29票
难过
22票
搞笑
25票
愤怒
27票
无聊
2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