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欧华传媒网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团圆——米兰世博会上的中国“家常菜”

热度1356票  浏览311次 时间:2015年11月04日 23:16

团圆——米兰世博会上的中国“家常菜”

      编者按:历时184天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1031落下帷幕了。在这场以“滋养地球,生命能源”为主题的盛会中,中国国家馆成为世博园最受欢迎的场馆之一,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展馆的建筑和创意,让更多人真心喜欢上中国的,是一些看似普通的民间艺术和家常美食。从中国结、旗袍秀到农民画,从饺子、粽子到豆腐,一道道平常、亲切、温馨的中国“家常菜”,在让人大饱口福眼福之时,不经意间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也成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亲密接触、深度交融的绝佳载体。

  国之交在于民之亲,民之亲在于心之通。今天的特别报道即旨在展示各国游客对中国“家常菜”的好奇、理解和赞叹,呈现给读者一个个相谐相融的美丽场景。这场景恰好契合中国国家馆中那个名为“团圆”的主题影片——这是情感的团圆,更是文化的团圆。

 

    家常菜谱·《团圆》

    家常饭菜带来的幸福感无与伦比

 

    一个中国家庭的三个兄弟姐妹,他们中有厨师、艺术家、音乐家等不同职业。过年了,三姐弟从天南海北回家与老人团聚。随着一位老奶奶擦拭全家福,这家人的生活逐一展现在观众眼前:从事农业研究的大女儿、担任厨师的二儿子、在国外演奏钢琴的三儿子,在万家灯火之时,通过不同的方式,赶回来全家团圆。

    舒缓的节奏和三儿子的钢琴演奏相辉映,周围的风景和美食从不同的视角呈现在观众眼前。全家人一起在家吃团圆饭,其乐融融……

    这是米兰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每日数次播出的展馆主题影片《团圆》,它吸收了传统工笔画技法,通过动画讲述了一个“春节、团圆、家常菜””的亲情故事。而简单的家常菜勾起人们对于食物的期待和喜好。一名游客说,简单的家常饭菜带来更多的亲情和感动,已不仅是为了充饥和营养,更是一种难以替代的精神力量。正如影片讲述的那样,家常饭菜带来的幸福感无与伦比。

    一名法国大学生自称最喜欢吃烤鸡,因为烤鸡是节假日全家团聚时的必做菜肴。“我在英国读书想家的时候,烤鸡的香味就会萦绕脑际。饮食习惯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远离家乡求学时,常要找类似家乡风味的食物吃,因为熟悉的风味带来幸福感,缓解了思乡情绪。”

  来自意大利南部的一名年轻人则告诉记者,如果在欧洲其他国家旅行,几天找不到像样的意大利餐馆,他就会特别想念通心粉,尤其是父母在家常做的那种最简单的肉酱通心粉。

  米兰世博会食物大使、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餐厅老板马切西告诉记者,意式通心粉是意大利人的最爱之一,他特地结合家乡人的口味和做法,发明了一款“世博通心粉”。“意大利和中国一样,很看重美食,但简单的做法和传承下来的口味才是食物受喜爱的真谛。家庭观念浓厚的意大利人也常以食物做纽带,传递亲情的温暖。”

  游客对食物和家庭亲情的理解与中国人不谋而合。

  几次影片映毕,记者采访游客,他们几乎全部表示感同身受,理解家常饭菜对亲情的纽带作用。影片带来感动,让他们印象深刻,尤其是一家人参观时观看此片更为温馨。

  中国馆这一主题影片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在世博会上广受认可,专家认为还有助于加深各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理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管国全介绍说,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就曾提出粮食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其“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的理念与米兰世博会“滋养地球,生命能源”的主旨有所交集。 (闫磊 苏轶人 刘一之)

 

 

家常菜谱·中国结

布鲁内拉嘴巴张得下巴都快掉下来:“哇哦!”

 

拉紧红丝线,松开压在中间的手指,大学生布鲁内拉惊喜地睁大双眼,嘴巴张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哇哦!”明明拿来的只是一根红线,可现在已经变成一枚中国结,躺在她的手心。

用细细的红绳缠绕出手里这枚玲珑红结,布鲁内拉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工作人员一对一的演示下,学得像模像样。“其实并没有搞明白其中的奥秘,但我知道中国结是个吉祥物,可以带来好运。我要把它带回家挂在房间里,”布鲁内拉告诉新华社记者。

她的想法与不少中国馆游客不谋而合。从那不勒斯来米兰看世博会的大学生艾玛和艾瑞卡自豪地把作品挂在项链和书包上,打算带回家,“放在房间里一辈子”。3岁的小女孩卡洛琳娜在认真思考后还是决定把中国结挂在家中客厅里而不是自己的房间中,要把中国结带来的好运与全家人分享。

米兰世博会51开幕后的一个多月里,来自上海纺织博物馆的谈敏华和王雯一直在中国馆门前手把手教游客打中国结。作为博物馆驻米兰中国结项目负责人,她们身着旗袍、手挽红丝线,在中国馆参观等待区的人群里游走,给他们讲述中国结的故事,教会他们用中文说“中国结”三个字。

“大多数游客是意大利人,我们用简单的意大利语教他们打结,”谈敏华说,“一些游客会热心地纠正我们的意大利语发音,说他们去过中国的上海、北京等。”

中国馆自开幕以来一直人气爆棚:建筑独特适合拍照,演出丰富引人驻足,光是“中国”这个名字就足以让大量游客心驰神往。负责引导游人的志愿者说,每天等待参观中国馆的人都排成了长龙,学习打中国结这个小插曲让他们漫长的等待变得有乐趣。

68是中国馆日。馆前竖起一枚净高68、最宽处48、重达1吨的巨型中国结,成为世博园的新坐标。这枚美观大方的巨型中国结将在露天场地放置到10月世博会结束,使用里奥竹纤维这一高科技材料编织让它能长时间不怕风吹日晒雨淋。

谈敏华和王雯因此扩大了活动范围,在巨型中国结旁的世博园区主干道上传授“绝技”,为中国馆吸引了更多游客。

王雯说,一般制作中国结需要借助大头针等工具,但上海纺织博物馆独创的简化编织法能让外国人徒手迅速学会这项技能。

心灵手巧的大学生埃尔莎·达米加诺独自打出漂亮的中国结。上过短期中文培训班的她还字正腔圆地用中文说出“中国结”和“谢谢”。“我希望这枚中国结给我带来健康和幸福。”达米加诺说。

美好的祝福或许真的会“灵验”。两位推着婴儿车的妈妈从王雯手中接过中国结后,小车里的婴儿立刻停止了哭闹,其中一个甚至迅速睡去。“真的能带来运气,孩子吵了一路,现在一下子都不闹了!”孩子的妈妈斯坦法尼亚·马祖卡托说。

一旁路过的一名年轻女子目睹了这一“奇迹”,立即前来询问能否给她的侄子要一个中国结。“我的小侄子5个月了,每天晚上哭闹不睡觉。我相信中国结能带来好运,想尝试一下,”这名女子说。

“每天至少教500人。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包括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谈敏华说,“游客们都相信中国结能带来好运。”

 王雯说,一些做过手术的人或残疾人会主动要求与她们拥抱,比如面瘫患者特意请求用患病的脸颊与她们行贴面礼,认为这样可以沾到更多运气。

“有几次下班后走在世博园区的小路上,会有陌生人前来热情地打招呼,从包里拿出中国结与我们相认,”王雯说,“那一刻觉得中国文化得到了认同,特别有成就感!” (新华社记者 葛晨 王朝文)

 

家常菜谱·旗袍秀

“上海女性这么美,上海一定更美”

 

1031,米兰世博会落幕了,说起在中国馆的美丽邂逅,奥列维依然兴奋不已。奥列维是意大利的一名公务员,他的手机里保存着他和“中国旗袍队”的合影。他说:“世博会的旗袍秀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此前,奥列维给记者发来邮件,感谢为他拍下了与“中国旗袍队”的美丽合影。

奥列维所指的邂逅发生在69,“上海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于当天开幕。在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等组织的牵头下,500余名来自上海、安徽等地的女性和旅居欧洲的女性侨领汇聚在了一起。她们自费前来,身着各色旗袍,从中国国家馆浩浩荡荡出发,沿着园区中轴线走到中国联合企业馆。这一路婀娜的巡游活动几乎在园区引起轰动,所到之处无不吸引路人围观拍照,大呼漂亮。中国旗袍秀,成为米兰世博园里最耀眼的一道风景。

2015年米兰世博会形象大使、意大利著名影星玛丽亚·古辛诺塔和中国影星张馨予也身着旗袍全程参与了旗袍秀活动,为米兰的中国旗袍热更添了一把火。穿着黑色旗袍的玛丽亚·古辛诺塔还走在方阵的最前面,不停地向人们说:“我是旗袍大使。”

荷兰侨领熊国秀也是其中的一员。一直在荷兰从事中国文化传播和义工工作的她,应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等组织的委托,促了成英国、荷兰、意大利等7个欧洲国家8个侨团40位姐妹参加世博会旗袍巡游活动。

 

在巡游期间,来自上海的女企业家方阵还不忘自创节目,领队手持扩音器,用英语向围观的游客推介:“上海是中国的窗口,我们是上海的女企业家,是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成员……欢迎来中国,欢迎来上海。”如此靓丽风景,引无数游客竞拍摄,更多人一路追随,待旗袍方阵稍有停留,便见缝插针求合影。一位意大利男子还激动表示:“上海女性这么美,上海一定更美,而我居然没去过上海,看来不能再耽误了!”

来自上海的韩梅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她说:“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饰,展现了中国妇女端庄之美,蕴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参加这次旗袍秀,非常开心,更高兴的是这次走秀让更外外国人了解了中国服饰的美丽。”当天,她在自己的微信上发了好几条有关旗袍秀的图文:《米兰世博会,因旗袍而美丽》《中国梦走向世界……》  (刘一之 陈庆井 李晔)

 

家常菜谱·农民画

米兰夫妇拦住画家买走3幅作品

 

    来自中国各地的带着“泥土味”的农民画是米兰世博会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每一次亮相,总会引来很多人的关注。

季芳与龚勤芳是来自上海金山枫泾的两位农民画画家。7月初,她们在中国馆里现场绘画,向参观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农民画的魅力。她们所画的内容都与中国馆“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主题息息相关。

    “金山农民画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关注,我感到非常高兴。”季芳在介绍此次米兰之行时总是难掩心中的喜悦。其实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在国际“大舞台”上亮相,2005年、2008年她曾赴日本和北京奥运村国际区现场作画。

受邀现场绘画演示的农民画画家龚勤芳则是第一次把具有家乡特色的农民画送到世界性的舞台上。现在回忆起来,龚勤芳对每个细节还记得很清楚。她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记得在现场绘画演示的最后一天,一对米兰夫妇拦住了正在收拾行李的我们,翻译介绍说,这对米兰夫妇曾多次来中国馆看金山农民画现场绘画,对中国朴素民风和民间艺术有着浓厚兴趣。之后他们一下子买走了3幅作品。”短短4天的时间里两位金山农民画家共售出10余幅作品。

91620日,米兰世博会山东活动周在中国馆举行。来自山东临朐的农民画传承人李志君将农民画从庄稼地带向了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大舞台。李志君携带30余幅作品参加米兰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他创作的专题作品《五洲同庆世博会》中,5个肤色不同、风格各异、分别代表五大洲的小朋友手持风筝、世博会标志手舞足蹈、欢快庆祝。“家家闻丝竹,户户弄丹青”的临朐,有着悠久的绘画传统。从明清时期起,临朐手绘年画就久负盛名。展出期间,临朐手绘年画深受欢迎,李志君还高兴地收起了洋徒弟,传授了年画技艺,也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10月份,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陕西省宜君县,受文化部邀请,此次选送了《虎娃》《军民一家亲》《美丽家园》《喂猪》《驴》《赛龙舟》等十余幅作品参展。这一次,土生土长的宜君农民画作者们,用手中的画笔,通过自己的视角,描绘出新农村欢乐的生活和劳作场景,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宜君农民画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运用了大量富有宜君特色的造型元素,具有原始的表现意味,给观者以全新的视觉享受。(车健 郭强 邢玉军 李元超)

 

家常菜谱·中国茶

老外品茶后竖起大拇指:“I like it(我喜欢它)”

 

“好香啊!”走进茶文化园区,很多游客被茶香吸引,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630上午,以“茶香五洲、绿色福建”为主题的“福建活动日”在米兰世博园中国馆闪亮登场。意大利、法国、爱尔兰等多个国家的政府和国家馆代表应邀出席。

在中国馆茶文化园区,“茶”元素随处可见。除了有茶具展示,还有茶艺表演,一幅万里茶道路线图更是吸引了许多国外游客驻足欣赏。而在古色古香的根雕茶台旁,身着旗袍的茶艺小姐优雅地展示着茶道表演,让游客大呼:“好优雅!”

来自爱尔兰的一位外国友人在品尝坦洋功夫后,竖起大拇指夸赞道:“I like it(我喜欢它)。”

除了坦洋功夫、大红袍,福州的茉莉花茶也亮相米兰世博会。当日现场,冲泡后的茉莉花茶香气持久,得到不好外国友人的夸赞。三名福州茶女几乎一刻都未停歇,热情地为游客奉上香气四溢的茉莉花茶。“没想到福州的茉莉花茶这么好喝。”来自意大利的海伦说。 (林娟)

 

家常菜谱·饺子

意大利饺子的做法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来的

 

       浓浓的中国风受到来宾们的青睐。中国风串联起不同的文明,彰显着人类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期盼。饺子则是其中的著名“代言者”。

走近米兰世博会园区餐厅,会发现意式饺子和中国的饺子“长相”类似,只是在大小、馅料、饺子皮上有些差别,甚至有意大利人自豪地说,是马可·波罗在近七个世纪前从中国带回了饺子的做法。远隔万里,跨越百年,饺子把中意两国民众的心连在一起。世博会中,穿越历史与文明的饮食文化故事,分享着人类传承发展的智慧;相似的中外食物食材做法,拉近中外民众对彼此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认可与共鸣。

从中国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到此次中国首次以自建馆身份参展,中国对世博会的理解不断深化。分享理念、共享经验,寻找共同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中国馆的亮点。中国馆的人和之风诠释着“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告诉世界中国在利用有限土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同时也将保障粮食安全、确保食品文化传统不流失等领域的经验和理念同全世界分享。

如今,世博会的主题越来越宏大,越来越具有共性——海洋问题、资源问题、食品问题等等都反映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同处一个世界的事实。(据新华社米兰69 记者 孙奕 宋建)

 

家常菜谱·河粉

一对情侣齐上阵,尝过就停不下来

 

 526,记者看到,在中国馆外中餐厅的美食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他们纷纷表示很喜欢中国食物,看似寻常的炒河粉征服一大批游客的味蕾。

中国馆内的中餐供应深受世博会游客的喜爱,半玻璃的厨房让游客们对中餐的制作过程也有了一定了解。外国吃货们“用嘴投票”,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中国美食——除了饺子,就是炒河粉。中餐厅厨师忙着做炒河粉,以满足食客需求。一对情侣齐上阵尝过就停不下来,连说Good!Good!

中餐虽然已经成功走出去多年,宫保鸡丁也成了不少老外耳熟能详的美食,但是多年来,中餐始终都只停留在中低档快餐的层次上。油腻、低价似乎成了很多外国人对于中餐的刻板认知,这种中餐形象也难以赶超以“新鲜健康”和“高档美观”自立的日本寿司,阻碍了中国食品向海外拓展。因此,中国的传统食品的出口范围大多集中在东亚地区,难以打入世界市场,这未尝不算一种损失。

食物的外输并非仅仅只关乎食品产业,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文化。以麦当劳为代表的西式快餐和牛排、沙拉等西式食物在近十多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并且深深影响了餐桌礼仪。河粉的受欢迎,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启示。

中国的食品虽然因为近年来的掺假、农药残留、添加剂等一系列丑闻而频陷困境;但是数千年积攒下来的食物制作方式和多样化的口味仍然使得中国食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据人民网 中新网 观察者网)

 

家常菜谱·豆腐

第一眼看到豆腐,觉得像极了芝士

 

豆腐,在米兰世博会上可谓风光。

8612日,“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推广周”登陆米兰世博会。为了让全球游客了解旅博会,来自四川乐山的工作人员特意在世博会现场搭建了一个“旅博会客厅”,吸引游客的“杀手锏”就是现场制作四川的乐山美食“西坝豆腐”。

“旅博会客厅”可让游客一边观看、品味川菜大师的地道乐山美食,一边聆听知名美食旅游主持人讲诉乐山和四川的文化旅游。“很美味!811,来自奥地利的一对夫妻在品尝了西坝豆腐后激动地对记者说,“一定要去这种像芝士的食物的家乡看看。”另一名开设美食论坛的意大利美食达人说:“第一眼见到西坝豆腐,觉得像极了芝士,放入口中,口感很辣、很烫,我自认为吃遍中国,原来乐山还有这样的美味。”

顶:70 踩:7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8 (42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7 (400次打分)
【已经有383人表态】
79票
感动
38票
路过
40票
高兴
39票
难过
52票
搞笑
44票
愤怒
44票
无聊
4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